“垃圾车每天早上7点左右就来清运,桶的碰撞声和车辆的噪声严重影响居民休息。能不能将清运时间延后,等大部分人上班出门后再收运?”今天上午,家住普陀区交暨路190弄小区的居民致电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垃圾车清运扰民问题。市绿化市容局党组书记、局长郜红建接听来电后,立即指派相关部门上门核实处理。
调整清运路线 推迟清运时间
上午9时许,新民晚报记者赶到该小区。小区的垃圾箱房离大门约有数十米远,离最近的居民楼窗户只有不足10米的距离。“垃圾箱房面对的就是居民的厨房,早上清运时很多人可能正在吃早饭,垃圾车倒车提示音和翻桶的‘哐当’声音吵得不得了。”小区居民李欣说,“垃圾车又很大,有时遇到上班上学或出门买菜的高峰,堵得路也不能走。”
普陀区环卫中心工作人员和小区居委会负责人也赶到现场,并和负责收运的上海普环实业一分公司清运班一同商量调整收运时间的可能性。环卫中心副主任丁杰介绍,普陀区共有83座垃圾压缩站、758个小区,目前90%小区的垃圾清运都是由保洁员将垃圾桶驳运至就近的垃圾压缩站。而该小区因历史原因,目前是万里地区仅剩的一个由垃圾车开进小区收运的小区。
“目前我们准备通过‘两步走’解决市民反映的问题。从现在到8月底,先调整垃圾车清运路线,先清运不进小区收运的点位,再到这个小区来收,时间大约延后到8点30分。收运方式也有改进,垃圾车停靠在小区外,由物业保洁将垃圾桶驳运到门口。与此同时,我们会与街道协商采购驳运车辆,9月起将由保洁员直接驳运到离小区大约80米远的压缩站,彻底解决噪声问题。”丁杰说。
“组合拳”推动垃圾清运变革
郜红建表示,垃圾清运噪声扰民问题一直是群众反映较多的顽症。针对这一问题,本市将从三方面改进。首先是调整作业时间,早上8时前主要清运沿街商户、非居民区域的垃圾,居民小区原则上安排在8时以后。
其次,尝试将垃圾装卸撤到小区大门外。针对物业经费不足的老小区,环卫部门将和街道、物业企业沟通,看是否可能由物业将桶集中至小区出入口、保洁员将垃圾送到小区外“无缝衔接”环卫车,尽量将作业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实现“减时、减扰、提效”。
此外,本市将采取降低噪声的技术措施,比如用新能源车替代柴油车,采用橡胶轮胎替代硬质轮胎,在垃圾桶和清运车辆对接部位增设缓冲垫等。
在全市层面,本市将通过“作业扰民清除行动”组合拳推动垃圾清运变革。比如研究袋装垃圾装运的可行性,开通25条以上智慧线路;推进全市环卫车辆替换为新能源车;统筹垃圾投放模式和垃圾清运模式;开展作业噪声技改试点,加强人员培训等。
新玺配资-新玺配资官网-深圳配资-股票配资知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