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前,越来越多“双非”本科生正在通过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申请制硕士项目,成功迈入QS前百名校的大门。
数据显示,在2025届硕士录取中:
70%以上的申请者被QS前100高校录取,其中约40%为“双非”院校背景,一部分申请者甚至已实现进入QS前50名校的跨越。“新港澳高端联申”的硕士录取成功率达到85%以上。
在准备硕士修读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早规划+背景提升” 稳步进阶,增强可控性;同时,全年滚动录取的机制也更为友好灵活。
亚洲四大热门目的地
哪个最适合你?
01
中国香港
AI、商科专业持续火爆
双非比例上涨
中国香港的硕士项目以商科、工科、传媒、教育以及创新型交叉学科等专业为热门方向。香港学制短、产业联动强、粤港澳大湾区就业红利明显,对希望快速就业的学生极具吸引力。
港校录取中985/211占比较高,但“双非”占比在提升。80%以上的成功申请者有三段及以上的相关经历(科研/实习/项目),均分在80+为优势区间。
选择理由
▼学制短、时间成本低,能快速转向实习与就业(大湾区机会)。
▼学术与行业结合紧密,QS学科排名靠前的专业资源丰富。
▼提供高含金量奖学金与研究岗。
申请建议
▼保持均分80+,并尽早累积2~4段相关经历(科研/实习/项目)。
▼把握学校提前批名额。
02
中国澳门
留学新选择
实用型专业“宝藏地”
中国澳门在申请路径中常被定位为“稳妥保底”的策略性选项。
中国澳门录取对背景一般的学生包容性强;专业上,酒店与旅游管理、应用商科、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传统优势,就业链条与本地产业连接明确,且部分项目提供中文授课,对英语的要求相对较低。
选择理由
▼对双非学生更友好,录取门槛相对宽松。
▼专业实用、与澳门产业(旅游、酒店、会展)衔接强,毕业即就业路径清晰。
▼可作为冲击名校的保底或跳板,组合申请灵活。
申请建议
▼保证成绩稳定(80分以上)并突出实践经验证明。
▼提交能体现职业匹配度的实习、项目材料(项目成果、推荐信)。
03
新加坡
亚洲理工强国
偏好科研型背景
新加坡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代表,学术质量与企业连接均处亚洲院校前列,热门专业集中在计算机、AI、电子工程、金融科技、商业分析等领域。
录取的中国硕士学生中,有约20%来自双非院校,说明优秀的科研、项目经历及学术成绩,能部分弥补本科背景差距。
新加坡学校奖学金与研究资助充足,毕业生就业市场面向亚洲与全球企业,学制与科研强度适合既想深造又重视就业的申请者。
选择理由
▼世界前沿的学术与研究资源。
▼企业实习与区域总部机会多,就业率与薪酬吸引力高。
▼奖学金、研究资助充足。
申请建议
▼强化科研产出与项目经历(期刊/竞赛/实习成效)。
▼并行申请其他地区院校,拿到稳妥的offer后再做权衡。
04
马来西亚
大马化身留学黑马
为家庭送上神助攻
马来西亚正迅速成为中国学生的高性价比之选。
马来西亚全球教育服务中心(EMGS)调研显示,中国留学生五年来增长近三倍,在2024年已达到33216人。
求学马来西亚可以选择公立强校或者英澳名校分校,学生用较低成本接受全英文教学并取得受认可的学位。同时马来西亚华人众多,英语普及率高,融合度好,能让学生快速适应。
选择理由
▼高成本效益,学费与生活费远低于英澳等国家,性价比突出。
▼社会稳定、语言环境友好,利于生活与学术快速融入。
申请建议
关注早申奖学金与生活成本预算,提前规划学分与课程对接。
选对赛道
也是努力的一部分
教育的本质之一,是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无论是中国香港的高密度产业与国际化氛围、新加坡的前沿科研与全球就业舞台、马来西亚的高性价比,还是中国澳门的稳妥与衔接价值,它们都在说明着:留学不仅是分数的竞争,也是信息、策略与时机的博弈。
对于本科背景相对一般的学生来说,早规划、多渠道申请、用经历补足背景差距,是撬动录取率和奖学金的关键杠杆。每一条路径都有自己的优势赛道,需要做的,是结合自身条件和职业目标,选对那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然后全力以赴。
*文中所列举数据,均来自2025年新东方中国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录取结果
新玺配资-新玺配资官网-深圳配资-股票配资知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